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建筑学专业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具备方案创作与施工图设计的能力,能在传统勘察设计领域进行建筑设计、运维管理,或在新兴跨界领域进行虚拟空间设计、可持续生态设计、文化创意与文旅开发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1.核心课程
建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以"设计-技术-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构建从创意发想到建筑落成的全流程掌控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构造(一),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建筑设计I~VI。
2.人文与技术类课程
立足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属性,构建“人文筑基+科技赋能”的课程体系。培养既能用人文视角解读场所精神,又能以科技手段实现可持续创新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主要课程有: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素描、速写、环境心理学、邕宁建筑与文化;数字化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建筑数字模型等。
3.方向限选课程
紧扣智慧城市与碳中和目标,构建人居环境科学和数字化设计双轨并行的培养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交叉渗透,培养兼具人居环境科学与数字技术整合能力的未来建筑师。主要课程有:
(人居环境科学方向)村庄规划,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乡土建筑改造;
(数字化建筑设计方向)建筑参数化设计基础,BIM技术应用,数字建造设计实践。
专业特色:建筑学专业始设于2015年,是南宁学院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之一,分为人居环境科学方向和数字化建筑设计方向。本专业以南宁市为核心的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建设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产出”为培养目标导向,提出“建有形、联无界、创无限”的能力培养体系。即培养学生“建筑工程从创作到实施建成的整合能力”,适应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培养“联结科技与文化的跨学科设计能力”,满足工程建设对于数智化、人性化、可持续化转型的要求;培养“创新思考与自主更新知识,创建美好人居环境的能力”,满足未来对具备前瞻视野和创新精神建筑专业人才的长远需求。建筑学专业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
师资水平: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在职称结构方面: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4人;在学历层次结构方面:博士2人,硕士10人;在年龄结构方面: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12人,40到55岁的有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3人。逐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既有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企业管理工作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科研团队。
就业创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文物保护部门、建筑教育单位、建筑设计培训单位、建筑技术研究院所、住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单位,以及新兴跨界领域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前期策划、房地产分析、建设项目管理、建筑学教育教学、建筑设计研究、建筑技术开发、历史建筑保护、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软件应用,以及虚拟空间设计、可持续生态设计、文化创意与文旅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优秀毕业生案例:龚莫勇,2016级建筑学1班学生,在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工作。个人感悟:人的一生中,选择从来都是最关键的一环;人只有往更高处爬,才能领略到更多的靓丽风景;或许山很高,路很远,但只有真正的去抗压,挑战自己,才有可能完成人生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