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于2015年开始招生,2017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18年立项为自治区级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2022年以工艺美术专业为主体申报第三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2023年参加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获得四星级。专业按照“培养现代工匠精神”和锻造“沟通表达、创意表现、设计创作、工艺实践”四种核心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教学上通过大师工作室群链接产业,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传承传统工艺、对接现代产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艺美术专业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实现文化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专业涵盖传统工艺技艺、文创产品开发、工艺美术创作、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职业发展方向。在文化创意、艺术教育、文旅开发、产品设计、公共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体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更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人才培养目标
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美育发展的需要。掌握艺术设计理论、工艺美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术与技能,具备扎实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现代工匠精神、实践技能以及相应的表达、沟通技能,能够灵活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研发及管理等工作。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在工艺美术领域,特别是手工艺制作、工艺品设计与开发、文化产品策划与推广等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8名,讲师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有博士学位4人。教师获得荣誉称号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匠,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江西省陶瓷工艺首席技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广西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审专家,广西艺术统考评卷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优秀校园大师。教师担任行业协会职务包括: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广西陶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南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南宁工艺美术协会秘书。
专业培养特色
工艺美术专业是学校对接地方产业六大应用型本科专业群中文化产业专业群的核心专业,致力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以大师工作室群为基础,实施工作室师徒制教学,将务实的现代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工作室师生创作的作品既可直接对接市场,又能通过研究和创作作品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综合能力,实现产教的真正融合。
“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行业大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职业化的工作环境和公司化形式运作的工坊中进行实践,创建“融产、教、学、研、训、赛于一体,传、帮、带、创相结合”的具有现代师徒制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大师引入行业企业项目教学资源,筑起实践教学生态域的支撑基石,从执教体系上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的全域对接,承担着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重任。
“名师+双师”双执教体系:着力建设“名师+双师”教学团队,形成教学资源上的优势,立足于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定位。引进行业大师和能工巧匠,改变原有单一学校教师的队伍结构,相互融合,共同成长,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名师+双师”师资队伍,通过行业大师引入行业企业项目教学资源,筑起实践教学生态域的支撑基石,从执教体系上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的全域对接。
教学科研成果
教师科研成果丰富:获广西本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二等奖,广西高校教学软件应用大赛获二等奖2项;获南宁市科技局项目立项1项、教育厅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项目4项;获广西文艺类创作最高奖项“铜鼓奖”1项,作品多次被区党委收藏;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奖项多项;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银铜奖;获第十二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金奖1项、银奖2项;获广西艺术作品展“优秀作品”6项。
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初见成效,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2019年首届毕业作品展,在南宁博物馆展出,学生作品受到了自治区二轻联社副主任、广西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等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工艺美术专业学生连续三届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金奖;获两项全国铜奖(“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2017-2024年学生创作作品荣获国家级专业学科竞赛超36人次,区级专业学科竞赛超80人次。